愛瘦身 / 運動生理專欄 /

【科編開箱文】穿壓力褲,運動更持久?

壓力褲實驗直擊

科編在年初拿到了一款 Fitty 開發中的運動壓力褲,希望在產品開發的階段就藉由實驗觀察,來提供人體穿著的運動表現給開發同仁參考,讓未來的 Fitty 壓力褲更具機能!

不同於其他運動壓力褲的研究總是挑選運動員、經常運動者來做測試,這次我們邀請了 12 位平常較少運動、體型過重的受試者,希望能體現 Fitty 壓力褲的初衷,幫助正在瘦身的人能夠更容易、更輕鬆地運動!

同時,這次的實驗也邀請了羅東博愛醫院復健科的葉書銘醫師、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的王順正教授一起合作,讓運動生理領域的專家共同來檢視穿著壓力褲的運動效果,實驗成果已經發表於《台灣復健醫誌》,科編這就摘錄實驗重點發現來跟大家說明囉~

★ 運動壓力褲,耐力大考驗

我們讓大家輪流穿上開發中的運動壓力褲及一般運動褲,各進行兩次跑步測驗,其中一次是由慢到快的跑步測驗,目的是想了解有氧耐力是否能夠更持久!?

結果發現:穿著壓力褲達到無氧呼吸閾值的時間顯著延長了 5%,可以改善跑步者的有氧耐力!

白話一點說,我們在運動的時候,依據運動強度的高低,身體會自動切換「有氧」跟「無氧」系統來供應能量,低強度就用多一點有氧、高強度則用多一點無氧。

而「無氧呼吸閾值」指的就是當運動強度高到有氧系統來不及負荷,需要更多無氧系統來幫忙供應能量的時間點,延緩這個時間點的出現,便代表有氧耐力可以更持久一些!

★ 運動壓力褲,省能大考驗

另一次測驗則是持續中低強度的跑步 10 分鐘,目的是想了解運動壓力褲是否能讓身體更省能、能量使用更經濟。

然而,開發中的壓力褲並不如預期中可以節省能量消耗,專家歸納原因可能來自受試者還沒有完全適應開發中壓力褲的穿著,以及較高的壓力值(23~32 毫米汞柱)比較容易產生不舒適感,使得整體的省能效應沒能夠獲得改善。

這也是為什麼 Fitty 推出日著款壓力褲的原因,Fitty 考慮沒穿過壓力褲的人,如果一開始就穿高壓力值的款式,可能會需要花更多時間來適應,因此日著款的漸進壓力則是分布在 22 毫米汞柱以下的範圍,來讓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入手及久穿!

★ 運動壓力褲,我該怎麼選?

透過這次實驗,我們看到開發中的壓力褲,可以幫助沒有運動習慣、過重的族群提升有氧耐力,但穿著舒適度也會影響效果。因此,科編這邊再歸納兩個運動壓力褲的基本選購重點:

❶ 漸進壓力

具備漸進壓力的基本結構,才能幫助血液回流、促進循環!

(延伸閱讀:【科編開箱文】壓力褲跟緊身褲有什麼差別?

❷ 合適的壓力值與穿著時間

剛開始穿著建議不超過 4 小時,並從壓力值較低的款式開始,逐漸習慣後再視需求,拉長時間和提高壓力強度。

最後,也感謝運動生理專家們指導開發中的 Fitty 壓力褲進行實驗觀察,提供 Fitty 開發同仁針對版型、機能、舒適度更多改良想法,讓我們穿到更優質的壓力褲產品唷!

 

※ 參考資料:

《台灣復健醫誌》壓力褲對於靜態過重或肥胖女性之運動心肺功能及跑步經濟性影響

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

或許你也會想看這些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