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算熱量竟是做白工的 3 大原因!
三明治 300、豆漿 150 早餐總共 450 大卡,中午便當大概 700 大卡,糟糕!熱量預算超標,看來晚上只能吃沙拉了… (╥﹏╥)。
為了瘦身,不少人化身成為熱量精算師,算熱量固然是一種控制飲食的方法,但實際上,食物下肚後,還會經過一連串的代謝,這其中的變數都可能使預測的數值失準,白費估算的苦心。
老是對數字斤斤計較,效果卻可能不如預期,今天 iFit 營養師就要來跟大家說明,不該精算熱量的四大原因!
★ 有一種醣容易變成脂肪
細算熱量主要希望藉由控制食物量,以免吃過量造成脂肪囤積體內,但若已經把數字控制在符合的範圍內,體脂肪卻仍上升,究竟是怎麼回事呢?
如果不是數字的問題,就得思考一下是不是飲食搭配出了狀況喔~
食物入口後會被分解成身體可使用的能量形式,常見的醣類小分子是葡萄糖,它能被體內許多細胞利用,但同樣是醣類的果糖,因為只能經由肝臟處理,於是攝取過量果糖時,便容易累積在肝臟,提高了脂肪囤積的機會,也就是說,相同熱量下,果糖更易助長脂肪形成!
你該注意:
容易形成脂肪的果糖是人工果糖,主要存在麵包、飲料或零食等加工食品中,應該避免以麵包、蛋糕取代正餐,並改掉喝甜飲、吃零食的壞習慣。
★ 食物消化後,熱量被打折?
食物產熱效應,進行消化食物的代謝過程也需要熱量,熱量消耗多寡依食物成分而異,脂肪類的食物約是 2~3%、醣類 6~8%,蛋白質則是 25~30%;均衡飲食的產熱效應大約 10%。
以數字舉例,吃進 100 大卡的蛋白質食物,消化損失約 30%,身體實際上得到 70 大卡的熱量,換作是脂肪的 3%,那麼身體就是得到 97 大卡。
你該注意:
可以偶爾提高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,來增加食物產熱效應,但仍要把握好整體份量,可別看到高蛋白的食物就吃過量喔!
★ 永遠吃不飽的熱量
選擇低飽足感的食物,無法有效填補飢餓感,甚至可能促進食慾,往往讓人吃得更多;高飽足感的食物,卻有相反的效果,常常在熱量還低於預估時就感到飽,而令人停止進食,達到飲食控制。
以食物舉例,600 大卡的一餐:A(菠蘿麵包+奶茶)、B(地瓜+肉片+生菜沙拉+牛奶),大部分的人吃完 A 餐只有六分飽,恐怕會提高再吃的機會;B 餐大多能達到十分飽,於是能穩定飲食量。
你該注意:
300 大卡的蛋糕只有手掌心大,等值的熱量可以換成雞腿 2 隻,蔬菜則是 1 公斤以上;相同熱量的食物,不一定有同樣的飽足感,容易令身體滿足的食物通常也具高營養價值,瘦身時不必斤斤計較它們的熱量。
計算熱量是控制飲食的一種方式,但數字進入生理代謝後,仍有許多變數,與其天天被計算題困住,不如加強數字的應用,多了解食物對身體的附加效益,才能創造更適合自己的瘦身方式喔!
延伸閱讀:
瘦身能吃的澱粉量比你想像中還多!